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“唐诗三百首(..)”
!
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
岑参
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,
平沙莽莽黄入天。
轮台九月风夜吼,
一川碎石大如斗,
随风满地石乱走。
匈奴草黄马正肥,
金山西见烟尘飞,
汉家大将西出师。
将军金甲夜不脱,
半夜军行戈相拨,
风头如刀面如割。
马毛带雪汗气蒸,
五花连钱旋作冰,
幕中草檄砚水凝。
虏骑闻之应胆慑,
料知短兵不敢接,
军师西门伫献捷。
◎走马川:车尔臣河,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附近。
◎封大夫:封常清,唐朝西陲名将,当时兼任御史大夫。
◎轮台:地名,在今新疆米泉境内。
◎五花连钱:骏马身上的花纹。
◎草檄:写作战斗的檄文。
◎献捷:献上胜利的消息。
在唐朝的全盛时期,疆域已经扩展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,尤其是西北边疆的开拓,让人们感受到了与中原截然不同的气候和风光。
魏晋南北朝以来,边塞风光就已经是文人写作的重要题材,不过大部分作者都没有在边塞的亲身经历,凭借的只是传统的写法和自己对边关的想象。
岑参却有所不同,他曾多次在西北边疆的军队中担任文职官员,对塞外的风景与气象有直观深刻的感受。
他的诗写暴风将其大如斗的石头吹得满地乱滚,写战马的汗水刚刚渗出身体就结成了碎冰,写在军队的帐篷中写作需要时时处理砚台里结冻的墨水,都是非常亲切而具体的场景,让人读来犹如身临其境。
而正是因为这种真切,使人意识到诗中描写的奇景正在现实中发生,才让人更感到惊心动魄。
岑参这首诗本是为了送别封常清出征而写的,诗中也有不少对大唐军威的赞颂,不过诗人主要的力气还是用在描写西域奇景上,而后世读者能够牢记在心的,也正是“一川碎石大如斗,随风满地石乱走”
这样奇怪而真实的场面。
...
intro...
不要叫我后妈,我没你那么大的儿子!艾天晴一直以为自己要嫁的人是一个快六十的老头,直到某天晚上那个邪魅冷血的男人将她抵在了门上,从此她的日子就...
十八岁前,她是人人艳羡的季家小公主季晴桑。十八岁后,她是牧城人人喊打的坏女人。原以为,十八年来对她爱护有加的哥哥是真心待她,却未想到他和未婚妻合伙害死她的母亲让她坐牢。消失三年,季晴桑以娱乐圈炙手可热的影后身份回归,却还是逃不过被他禁锢的命运。...
...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