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他对东学西渐有很大贡献。
他著有《中国历史及其它概述》。
他编的《华英辞典》,提到很多中国文人,附有各个汉字的广东、客家、福州、温州、宁波等九个方言区的方音拼法。
他著《古今姓氏族谱‐‐中国人名大辞典》,介绍了从先秦到十九世纪的中国历史人物,其中有不少是文学家。
另著《中国文明》、《中国文学史》,鲁迅的《中国小说史略》提到过这部外国人写的中国文学史。
他翻译的作品也很多,有《英译汉诗》,1898年他从《聊斋志异》的四百五十五个故事中选译了一百六十四个故事,并根据其中的《梦》(即《莲花公主》)改写了一部芭蕾舞剧《蜜蜂》,1916年该剧上演后在欧洲引起轰动。
他还有两次重译的《佛国记》(1877年、1923年),1905年写《中国绘画艺术概要》,1911年编《古今图书集成索引》。
厦门大学第一任校长兼国学院院长林文庆在1929年完成《离骚》的英译时,他和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(r&iddot;tagore)作了序。
他还著有《儒家及其竞争者》(1915年),并对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等思想经典作了部分翻译。
他和他的儿子对《庄子》都很有兴趣,各有自己的《庄子》节译本。
1957年,英国出版了他用三十八年时间编成的《大英博物馆藏敦煌汉文写本目录》。
他的知名度很高,孙中山1897年春复函给他(时任剑桥大学教授),并应其所请写了一篇自传,谈到自己初次出国的感受,&ldo;始见轮舟之奇,沧海之阔,自是有慕西学之心,穷天地之想&rdo;。
&ldo;至于教则崇拜耶锦,于人则仰中华之汤武暨美国华盛顿矣&rdo;。
孙中山的这些感受与文化交流有关。
东学西渐与&ldo;东化&rdo;(5)
在翟理斯和卫礼贤几十年之后,二十一世纪的第四年,青岛大学《东方论坛》又开设了&ldo;东学西渐&rdo;的专栏,这不知是巧合,还是策划者事先有意安排的。
我希望这个栏目能够吸引更多的学者参加,都来关注文化交流。
我希望把这个栏目办好,办成一个有特色的栏日。
2004年
&ldo;天人合一&rdo;新解(1)
&ldo;天人合一&rdo;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。
中外治中国哲学史的学者,哪一个也回避不开。
但是,对这个命题的理解、解释和阐述,却相当分歧。
学者间理解的深度和广度、理解的角度,也不尽相同。
这是很自然的,几乎没有哪一个哲学史上的命题的解释是完全一致的。
我在下面先简略地谈一谈这个命题的来源,然后介绍一下几个有影响的学者对这个命题的解释,最后提出我自己的看法,也可以说是&ldo;新解&rdo;吧。
对于哲学,其中也包括中国哲学,我即使不是一个完全的门外汉,最多也只能说是一个站在哲学门外向里面望了几眼的好奇者。
但是,天底下的事情往往有非常奇怪的,真正的内行&ldo;司空见惯浑无事&rdo;,对一些最常谈的问题习以为常,熟视无睹,而外行人则怀着一种难免幼稚但却淳朴无所蔽的新鲜的感觉,看出一些门道来。
这个现象在心理学上很容易解释,在人类生活和科学研究中,并不稀见。
我希望,我就是这样的外行人。
...
柳成一个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小人物,却因为一次工作意外获得了穿越的机会,从而成为了伟大的穿越党,而这位非同凡响的穿越党,却凭借着自己的金手指,颠覆了整个世界。老蒋说既然生了他,为什么要有我!娘希匹的!老希说他是一位非常狡诈的家伙。罗斯福说他是我见过最无耻的人。丘吉尔说(丘吉尔说的是F开头的一段问候语,直接被忽视掉了。)斯大林说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敌人。柳成说其实,我是来打酱油的,真不是故意的。...
他背景神秘,却遭厄运成赘婿,又被逼离婚。可刚签完字,各方大佬齐来恭迎,千名保镖雨中高呼尘爷好!...
身为赘婿,意外获得选择系统,从此咸鱼翻身。才华?力量?财富?美女?全给我选了!我通通要!敢惹我,给你两个选择,跪下,或者死!...
我叫孟川,今年十五岁,是东宁府镜湖道院的当代大师兄。...
一场失恋,成就了一个女诗人,一场网恋,成就了一个女作家,青春就是一个恋爱的季节,恋爱就是作家的摇篮,恋爱的季节,就是创作丰收的季节,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,一场美轮美奂的网恋,t令人陶醉,令人神往,充满了梦幻展开收起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