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“唐诗三百首(..)”
!
石鱼湖上醉歌
并序
元结
漫叟以公田米酿酒,因休暇则载酒于湖上,时取一醉。
欢醉中,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,使舫载之,遍饮坐者。
意疑倚巴丘,酌于君山之上,诸子环洞庭而坐,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,乃作歌以长之。
石鱼湖,似洞庭,
夏水欲满君山青。
山为樽,水为沼,
酒徒历历坐洲岛。
长风连日作大浪,
不能废人运酒舫。
我持长瓢坐巴丘,
酌饮四座以散愁。
元结(719—772),字次山,号漫叟,盛唐诗人,诗风被认为与杜甫相似。
◎石鱼湖:湖名,在今湖南道县东。
◎漫叟:元结自号。
◎公田:归属政府的田地。
元结当时任道州刺史,可以支取公田米。
◎休暇:官员休假的时候。
◎鱼:指湖面上的石鱼。
◎意疑:感觉好像。
◎巴丘:洞庭湖边的山名。
◎君山:洞庭湖边的山名。
◎长:引声歌唱。
◎历历:一个个。
石鱼湖,是元结所在湖南道县的一片小湖;洞庭湖,则是唐代水域最广阔的湖泊之一。
两者的广阔程度和周围景色自然不能相提并论。
但是如果驾一叶小舟,泛游湖上,四周都是清澈的湖水,左右四周望不到崖涘,同样能给人被无边水域包围的感觉,这个时候又何必需要真的到洞庭湖上呢?再加上湖中可以痛饮美酒,身边又有高朋满座,靠在湖中的岩石上,就好像靠在洞庭湖边的君山上一样,同样是倚石而坐,两者又有什么区别呢?
其实洞庭湖之所以有名,除了历史悠久、面积广阔,也与屈原以来文人墨客的不断描写称颂有关。
如果我们抛开名气带来的干扰,单就景色来看,洞庭湖未必处处美景,其他湖泊也未必处处不如洞庭。
如果我们能像元结一样,在任何景色中都能找到美感,找到自适之乐,必然会少去很多忧愁,增添很多欢悦。
...
intro...
不要叫我后妈,我没你那么大的儿子!艾天晴一直以为自己要嫁的人是一个快六十的老头,直到某天晚上那个邪魅冷血的男人将她抵在了门上,从此她的日子就...
十八岁前,她是人人艳羡的季家小公主季晴桑。十八岁后,她是牧城人人喊打的坏女人。原以为,十八年来对她爱护有加的哥哥是真心待她,却未想到他和未婚妻合伙害死她的母亲让她坐牢。消失三年,季晴桑以娱乐圈炙手可热的影后身份回归,却还是逃不过被他禁锢的命运。...
...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