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“唐诗三百首(..)”
!
寄全椒山中道士
韦应物
今朝郡斋冷,忽念山中客。
涧底束荆薪,归来煮白石。
欲持一瓢酒,远慰风雨夕。
落叶满空山,何处寻行迹。
◎全椒:滁州全椒县,今属安徽。
◎郡斋:郡中长官官署中的斋舍。
◎煮白石:旧传神仙、方士烧煮白石为粮,后来作为道士修炼的代称。
天气转凉,诗人在官署中忽然思念起山中一位道士朋友,于是写诗寄赠,想象这位隐居道士的生活一定是清苦而坚定的。
诗人想要请他饮酒,在这风雨交加的黄昏送去一些关怀,但是又想到这位隐者行踪不定,难以寻觅。
诗作整体极平静,却又暗藏波澜。
“今朝郡斋冷”
,红尘扰扰,为名为利,郡斋自然是一块“热”
地方,诗人却写“郡斋冷”
,这是一处波澜。
道士的生活清苦至极,诗人偏要用“束荆薪”
“煮白石”
这样的温暖字眼来刻画,虽然清苦,却有疗愈人心的温暖,这又是一处波澜。
诗人说,想要请道士喝一瓢酒,暖一暖身,“远慰风雨夕”
,在这寒冷的天气里,“束荆薪”
“煮白石”
的温暖,也可以传递到诗人的身上吧。
就整首诗来看,气氛清冷,没有烟火气。
诗人虽是以郡中长官的身份写诗给道士,但是在这样的气氛下,他与道士的处境并非截然对立,显示出了诗人的高雅趣味,证明他是真心与道士为友,而非肤浅的追慕。
结尾两句笔调更富诗意:空山满是落叶,遮盖了道士的踪迹,欲寻无处寻。
既说明了诗题中“寄”
的缘由,又写出了这位道士的高雅与神秘,远在我们风雅的诗人之上,引人遐想。
...
intro...
不要叫我后妈,我没你那么大的儿子!艾天晴一直以为自己要嫁的人是一个快六十的老头,直到某天晚上那个邪魅冷血的男人将她抵在了门上,从此她的日子就...
十八岁前,她是人人艳羡的季家小公主季晴桑。十八岁后,她是牧城人人喊打的坏女人。原以为,十八年来对她爱护有加的哥哥是真心待她,却未想到他和未婚妻合伙害死她的母亲让她坐牢。消失三年,季晴桑以娱乐圈炙手可热的影后身份回归,却还是逃不过被他禁锢的命运。...
...
...